有关马式教育的讨论
刘力明博士提出马式教育这个教育理念,一者是总结他自己的心得体会,二者是和大家分享经验,三者是想抛砖引玉,让更多人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从而用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帮助家中有孩子的家长。
问:什么是孩子的长远利益?什么是孩子的心理特性?
答:我们认为,让孩子成长为既聪明又快乐而且身体健康又有能力的人是孩子的长远利益。
就孩子的心理特性,一般来说,孩子的内心都有追求幸福追求成功的愿望,但孩子也有趋乐避苦的本能。
也就是说,为了能体验长期成功的喜悦,孩子大都愿意遵从大人的教导而努力学习。但为了能获得短期的享乐和悠闲,孩子也会懒惰怕苦从而逃避困难和责任。此外,孩子对自己会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也会对外界有不同的需求。总的来说,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越高,孩子就会越努力学习。当然,孩子渴望关爱,渴望别人的理解,也渴望自己的需求能得到满足和支持。当孩子的需求能得到满足和支持时,孩子也会越努力地去学习。
马式教育就是从这两点出发,扬长避短,促进和发挥孩子追求幸福追求成功而努力学习的正面,同时帮助孩子控制及改正因趋乐避苦而带来的负面。
问:能否介绍马式教育的经验?
答:我们的经验就是,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家长或老师应该乐意把自己当马。
我们要很乐意地让孩子们骑在自己的背上,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望得更高,看得更远。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们选好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当孩子们选定目标后,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力量送他们一程,或帮助他们跑得更快,这样就能让他们能更有把握也更快地抵达目标,做到马到成功。
此外,在孩子们迷路的时候,我们作为老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和经验引导着他们找到出路而走出迷阵。
所以,在这过程中,有时候是孩子们指挥我们走向他们选定的目标,有时候是我们指挥孩子们走出困难的境地。
孩子们年轻有为有动力,我们作为老马则较有经验和智慧。老少结合一路走过来,孩子们努力奔向他们的目标,我们辅助孩子们抵达他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与我们之间的感情会加深,孩子们高兴,我们也高兴。而且,因为我们一路高兴,所以孩子们也就愿意学马的优良特性,并且将学到很多马的优良特性。
所以,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和互相提高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能力会提高,家长和老师的能力也会提高。
问:马式教育与“狼爸”、“虎妈”的教育模式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马式教育与“狼爸”、“虎妈”教育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狼爸”、“虎妈”的教育模式是命令型强势型或专制型的。而马式教育的教育模式是引导型服务型的、也是支持型辅助型的。
“狼爸”、“虎妈”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也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刻苦训练孩子。但“狼爸”、“虎妈” 强调家长的权威。
他们侧重于通过严格训练甚至饱受争议的命令式强制手段来提高孩子的能力,也经常把家长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他们要孩子做的事才是最正确的事,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家长。
马式教育也提倡家长对孩子应该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也应该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来培养孩子。但马式教育强调服务性,强调家长能为孩子提供各种引导性和支持型的服务来让孩子站在家长的肩膀上看世界,从而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并能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来选好长远的目标。
而且,在孩子奔向目标的路上,马式教育建议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关爱和支持,并尽可能用家长的力量送孩子一程。
问:能否更具体地说一下马式教育与“狼爸”、“虎妈”教育模式的区别?
答:“狼爸”、“虎妈”教育模式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中心,而马式教育则是以孩子的长远利益为中心。
比如说,“狼爸”、“虎妈”教育模式中有很多不准让孩子做的事:不准看电视、不准跟其他小孩玩、不准考试得低分等。也就是说,以家长的意志为主。
而马式教育则没有这些不准。只要不影响到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孩子想去做的事,我们都鼓励他们去尝试。也就是说,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当然,孩子做事时,我们会加于引导。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会努力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走,让孩子能在好和不好之间作出区别,作出选择。
又比如说,描述“狼爸”、“虎妈”教育模式的书是从家长的角度由家长写的,书中写了作者作为家长如何用“狼爸”、“虎妈”的教育模式教育孩子。也就是说,书是以家长为中心来写的。
而有关马式教育的书《我在美国读高中-哈佛女孩刘婷娜成长手册》则是从孩子的角度由孩子主笔写的,书中写了作者在马式教育的环境下如何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书是以孩子为中心来写的。
马式教育强调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引导、支持和辅助孩子,培养孩子内在的主动性,并协助孩子主动发掘自己的潜能。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读《我在美国读高中-哈佛女孩刘婷娜成长手册》这本有关马式教育的书,你自然会从书中的很多事例中发现这两种教育模式之间的区别。
问:马式教育与“狼爸”、“虎妈”的教育模式相比,孰优孰劣?
答:我们其实不认为这两种教育模式会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就我们的观点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不同的,每个家庭对同一事物的认同也可以是不同的。
所以,认同“狼爸”、“虎妈”的家长可以采用“狼爸”、“虎妈”的教育模式,而认同马式教育的家长则可以采用马式教育的教育模式。所以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就我们来说,相较于狼和虎,我们更喜欢马。
马的特性是能够吃苦耐劳,且能够脚踏实地。而且,马能够为他人提供各种服务,也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当然,好马还具备有铁蹄滚滚、日行千里、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等优良特性。
所以,我们把自己当马,为孩子提供服务,为孩子带来欢乐。同时,我们也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等优良特性。
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既聪明又快乐而且身体健康又有能力的人。
我们知道,如果想让孩子获得长久的健康和快乐,孩子就必须能够保持身心健康,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在一天天加强,也能够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有知识,而 且有能力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做出成就。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培养孩子能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等优良特性。
所以我们用马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孩子。
问:马式教育适用于哪一类孩子?
答:我们认为,在孩子中,尽管大约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孩子是特别优秀的。这批孩子的自主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很强。不管他们在什么地方,不管条件有多艰苦,他们还是会努力奋斗,而且还是会做得很优秀。
此外,也有大约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孩子是相对很难教的。当用一般教育方法时,这批孩子大多不愿意配合。尽管老师或家长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仍然会觉得他们“屡教不改”,有时老师或家长自认为苦心的教育可能反而会伤害到孩子。
然而,大部分孩子,也就是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则是可塑性很强的。他们也是愿意配合老师或家长的教育的。就这批代表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老师 和家长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教好了,这批孩子长大后就能成社会的有用之材。如果没教好,这批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庸材,有些甚至可能会沦为社会或家长的 长期负担。马式教育适用于这批代表大部分的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我们觉得,马式教育可以把这批代表大部分的孩子培养成既聪明又快乐而且身体健康又有能力的人。
问:马式教育如何看待赢在起跑线?
答:就马式教育的观点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很多道的起跑线,也很有可能会输在很多道的起跑线上。然而,只要一个人在输了的时候不泄气,能够好好地总结经验去改进,能够仍然有决心去赢,能够仍然有信心去跑,而且还能够继续有恒心坚持跑下去,那这个人就一定会是赢家。而且,这个人也一定会是快乐的。
此外,尽管每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很多很多道的起跑线,也很有可能会输在很多道的起跑线上。但因为人生的某几道起跑线在人生过程中特别重要,所以每一个人都得尽量争取不输在这几道最重要的人生起跑线上。
我们认为,上大学是孩子离开父母迈向独立的关键一步。上大学是人生过程中特别重要的几道起跑线之一。我们会有意引导孩子把上顶尖大学作为一个长期目标,也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辅助孩子上顶尖大学。
问:能否言简意赅地说一下马式教育的教育方法?
答:马式教育的方法之一是让孩子养成力争优秀的习惯。马式教育认为,父母或老师能给小孩的最好礼物莫过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坏习惯。
马式教育的方法之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出发,积极引导孩子和启发孩子学习。开发孩子的智力。
马式教育的方法之三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坚持性,帮助孩子能长期地保持积极向上的动力,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奋去争取各方面的成功。家长或老师若要帮助孩子培养自信与坚持,那就得在孩子遇到不同挑战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有力的帮助,与孩子一起战胜挑战。久而久之,孩子战胜挑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孩子就会越来越有自信,也会越来越愿意坚持努力去战胜挑战。
马式教育的方法之四是帮助孩子开发创造力潜能。也就是说,对孩子们进行正确引导,争取让孩子们能在遵从校内校外现有的社会秩序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仍然保留喜欢探索也勇于探索的本性,并愿意努力去观察事物和大胆想象。
马式教育的方法之五是帮助孩子培养和提高领导能力。
马式教育的方法之六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并协助孩子寻找和利用不同的有用资源。与此同时,也尽可能为别人提供可为别人利用的资源来帮助教育别人的孩子。